本质上,个别地方出现的“卖菜难”反映出该地区在防控工作中出现了“一刀切”倾向。对这个问题,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,彻解难点和痛点,让群众心安
近日,山东曹县农民“卖芹菜难”的视频引发关注。视频中,土地被犁平,近10万斤蔬菜被毁。而在河南汝州蔬菜大镇纸坊镇,2万多亩蔬菜滞销,卖不出去的菠菜、奶油白菜只能铲掉。
何以如此?都是防疫加码惹的祸。
正如农民日报针对曹县蔬菜无法外运滞销一事,发表评论文章指出:农民缘何毁菜?勿让“加码”伤农。侠客岛微信公众号也发表评论文章,直言:菜烂在地里,表面看是物流梗阻,本质是治理效能的问题,反映出一些地方在防疫考核、政策上情下达等方面还有很多梗阻。
在媒体的关注下,乱象有了消解的希望。据报道,河南专门出台10条措施助农卖菜,还推出“一车一证一线路,有效期内车辆可以多次往返”举措。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,已联系本地商超等与农民对接,并帮农民打时间差卖菜。曹县韩集镇负责人回应,已按最新防控措施整改,无涉疫风险货车拉菜不隔离。
这些针对性措施料能推动“卖菜难”的解决,值得认可。但个别地方防疫加码的问题能不能从根子上解决,则尚待观望。地里的菜,连着农民的心,连着城市和乡村的“神经”,菜“遭罪”,“菜篮子”就会“遭罪”,群众的荷包和“舌尖”就会受损。
本质上,个别地方出现的“卖菜难”反映出该地区在防控工作中出现了“一刀切”倾向。对这个问题,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,彻解难点和痛点,让群众心安。
11月22日,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,该管住的要坚决管住,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,该落实的要落实到位,保障好疫情处置期间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。这一表态直面层层加码问题,呼应群众意见和建议,地方政府部门当牢记于心,严格落实。
当前,疫情形势复杂多变,确实给防控工作带来各种压力和难题,这是客观事实。群众也很支持地方根据“二十条措施”所推出的疫情防控政策。正如侠客岛文章所言,“防疫是一场大考,统筹兼顾尤为重要”,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,透着深刻的学问,值得认真学习、研判,进行科学决策和落实。
疫情防控是为了人民健康,“统筹兼顾”是为了人间烟火生生不息。可见,把中央精神领会、执行到位,以求真务实、为民解忧的精神,投入各项工作,至关重要。希望“蔬菜滞销”事件的进展,能引起深刻的、触及灵魂的思考,并将所得出的经验教训,用于今后工作的改进中。
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