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比特派实名认证显示网络错误】
本报讯 记者朱宁宁 近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(2022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大典》)审定颁布。《大典》中首次增加“数字职业”标识(标识为S),共标识数字职业97个。
近年来,随着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云计算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,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,其规模在2021年已达45.5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39.8%。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明确指出,要加快数字化发展,建设数字中国,对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建设等作出了系统部署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航天强国、交通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,并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出明确要求。众多数字职业在数字化发展趋势下被催生,数字领域从业人员规模逐渐壮大,已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此次《大典》修订,对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背景下的职业分类进行了专题研究。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出发,参照《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(2021)》,围绕数字语言表达、数字信息传输、数字内容生产三个维度,将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所使用的工具、所处的环境、制定的目标、实施的内容、贯穿的过程、完成的产出六个涉及数字化因素的权重作为界定依据,对其中社会认知度较高、具有显著数字特征的职业予以标注。整个标识过程,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紧跟时代发展步伐,汇总了来自数字领域部门行业、企业院校、科研院所等数百名专家学者和一线从业者的意见建议,经过九轮遴选甄别,形成了判定共识,全面、客观、如实、准确反映当前数字职业发展实际状况。
标识数字职业,是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的重要创新。数字职业可以反映出各行业数字化进程及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,引领带动广大技术技能人才投身于数字经济建设实践,推动数字经济发展。通过对数字职业进行公布,提升了其社会认同度、公信力,明确了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方向,畅通职业发展通道。
随着数字经济规模的继续壮大,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,数字化治理的改进完善,数字职业也将与时俱进,进行动态更新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数字职业标识成果,加快推进相关国家职业标准、培训教材和题库资源开发等工作,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,更好地促进数字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原生动力,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(法治日报法治社会) 【编辑:张子怡】
0元薅羊毛,年轻人省钱的快乐中是否有套路?
中消协发布报告 点名未成年人盲盒消费热等
为何说“长城两边皆故乡”?
老北京琐忆:鲜鱼口因何得名?小吃蕴含哪些民间智慧?
对话丨韩旭:感谢国际篮联盛赞 会向下一个目标前进
七部门出手!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
佩洛西丈夫遇袭最新细节曝光 凶手包里带着这些物品
“团团”病重台“农委会”官员却称大陆可拿回去 蓝营批冷血
文旅部:进一步提高演出经纪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
事关电子烟、个体工商户、药品召回……11月新规来了!
卢拉在巴西总统选举中获胜 将开启第三任期
“新职业”不新 “上门做饭”能否一直红下去?
业内资深人士复盘A股:“诱空”,没必要慌
浙江教育观察:大学生为啥在宿舍楼道里走秀?
“劫后”梨泰院:封路、哀悼与泪水
三宅一生:当东方审美闯入西方时尚
与“时”应势,宜促中外文明互鉴
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件文物损坏:怎么坏的?谁来负责?